連日來,王立坤的話走紅了。她說,“不是每個人都要為閃耀負責。我希望我在角落裏。我不太擅長交朋友。”
我記得幾年前讀到一篇關於她的採訪,她說她不想追求所謂的“紅色”。她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,快樂而不傷害別人。每天下班後,我都會把高跟鞋扔到高牆上。那時候,看完這句話,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灑脫、活潑可愛的女孩。
現在她的這句話就熱搜了,也不由得在網友中引起爭議,很多網友都說她愛她,但我覺得她不需要苦惱。她很高興做自己,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,也知道自己缺少什麼,但她並不害怕。她仍然選擇參加這個有爭議的綜藝節目。在這個嘰嘰喳喳的舞臺上,靜靜地跳舞。
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,有人一直在說“你是個內向的人,長大了就不能在社會上吃飯了”。但是仔細想想,為什麼我們要在社區裏吃飯?
我們只是人群中的普通人,沒有出眾的能力,也沒有無與倫比的才華。靠自己的努力生活。很多人認為生活中的缺陷其實是一種內向。
但事實上,他很內向,他只是個性格。比如,如果有人喜歡吃辣椒,那就必須接受。有些人不吃胡椒。我顯然是個不吃胡椒的人,但你強迫我吃胡椒。這就是讓人難堪的原因。
去找你的圈子。不吃辣椒的人總能找到不吃辣椒的朋友。我們可以一起吃清淡的菜。當然,幸運的是,你可以找到一個吃辣椒的朋友。這就是所謂的互補意義。
我記得我看過一次對一個跑步者的採訪,並採訪到“誰是跑步男子組中最不健談的人?”誰也沒想到,大家都指著愛說話、愛表達的王祖蘭。當被問及原因時,成員們說:“你私下唱K的時候,王祖蘭一直在瘋狂地拿著手機和回復簡訊。說話的時候,他也在旁邊微笑,不太喜歡說話。”
王祖蘭本人也表示,上節目的時候,我們需要一個輕鬆娛樂的氛圍,但其實我不是一個很健談的人。換句話說,我是個很懶的人。
內向是一種性格,但似乎每個人都不認同這種性格。看來,比較正確的選擇是能在見面後迅速和大家聚在一起,但我想說的是,與其委屈自己,假裝是個開朗的人,不如自己一個人舔傷口,緩解疲勞。不要開始告訴你,我是一個慢熱,有點內向的人。
性格不同,思維方式會略有不同,犧牲自己去迎合別人,真是一種比較愚蠢的做法。面對自己的個性,接受自己的個性,也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充分尊重。
和王立坤一樣,她出於對職業的尊重,選擇了乘風破浪。現在這個安靜的女孩想要回到現實,離開舞臺回到她安靜的角落。為什麼不。